拒学青少年心理危机破解: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发现ACT疗法显著改善拒学青少年心理状态

发布日期:2025-07-09

      当孩子因强烈抗拒上学而长期停学,焦虑抑郁如影随形,复学之路举步维艰——这是许多家庭的无声困境。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团队(张演善、陈芝芳、郑珂、吴国邦、徐福山、胡茂荣)最新研究发现:一套为期6周的”接纳承诺疗法”(ACT)能显著改善停学青少年的心理状态,复学率从10%跃升至40%!这项发表于《四川精神卫生》的研究,为困境中的家庭点燃了希望。

一、停学背后的心理危机



数据显示,全球约17.8%的青少年存在“拒学”(非身体疾病导致的主动拒学行为),国内调查更显示该比例高达22.5%。这些孩子常伴随:


1.高抑郁焦虑:31.8%被诊断为抑郁障碍,22.5%为焦虑障碍

2.心理僵化: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,逃避行为愈演愈烈

3.长期风险:若未干预,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、物质依赖甚至犯罪


关键发现:拒学不是懒惰,而是心理灵活性丧失的求救信号!


二、ACT干预:每周核心技术揭秘



第1周·接纳:通过“创造性无望”技术,让青少年直面回避策略的代价,学会接纳拒学情绪


第2周·认知解离:用“我有一个想法”技术,帮助区分想法与现实,打破思维陷阱


第3周·接触当下:“身体扫描”训练,提升专注力,重建对当下的感知力


第4周·观察性自我:“看电影”技术,从旁观者视角审视停学经历,提升自我觉察


第5周·澄清价值:“80岁生日”想象,引导探索生命价值,明确学习意义


第6周·承诺行动:制定“复学行动表”,分阶段落实重返校园的具体目标


三、抑郁减半,复学率翻4倍!



情绪改善:抑郁评分(PHQ-9)降低28%(8.36 vs对照组15.30)


焦虑评分(GAD-7)降低50%(5.84 vs11.65)


心理灵活性提升:CompACT量表开放、觉察维度显著提升

复学率:40%成功返校(对照组仅10%)


案例启示:一名初三女生因考试焦虑拒学,通过“观察自我”技术学会跳脱”我肯定考砸”的思维循环,2个月后重返课堂。


四、为什么ACT如此有效?



打破心理僵化:传统应对方式常陷入“回避-痛苦加剧”的循环,ACT通过接纳与认知解离,切断负性循环


提升心理灵活性:帮助青少年在压力下保持专注,基于价值观采取行动,而非被情绪驱动


重建社会功能:通过价值澄清,激发内在动机,让复学成为自主选择而非被迫行为


五、给家长与学校的建议



1.接纳情绪而非指责:停学是心理困境的信号,而非“不听话”


2.引入专业干预:ACT等循证疗法可系统提升心理弹性


3.构建支持网络:家庭、学校与专业机构协同,降低复学心理门槛


”停学不是终点,而是心理重建的契机。”深圳团队的研究证明:当孩子学会接纳情绪、联结价值,就能找到重返校园的内在力量。目前该疗法正在深圳康宁医院青少年门诊推广应用,为家庭提供科学支持。

扫描二维码下载原文献↑  ↑  ↑

关于举办接纳承诺疗法ACT团体培训的通知


地址: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
邮编: 510110

Copyright © 2025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7127231号-1